一支钢笔用起来是否舒服,我认为笔握形状是最大的决定因素,没有之一。
其他的主要因素包括有笔尖长度和钢笔的重量/平衡感,但从根本上说笔握是放置手指的地方。如果笔握太小,太宽,太短,锥形的角度太大,你会有所感觉,如果你的握笔感觉并不舒服,还会影响到你对整支钢笔的看法。
大多数钢笔的笔握,都在那里,嗯,就是那里。
从百乐912到白金3776,从万宝龙146到Visconti维斯康蒂智人系列,从Lamy Studio演绎到Visconti维斯康蒂梵高系列,从Esterbrook Estie到派克Duofold豆腐,笔握部分都是在那里。
Visconti维斯康蒂伦敦雾:
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够用了,但万一你并不是大多数人呢?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笔握形状可以供你参考,同时我们也会介绍一些采用了这些笔握形状的钢笔厂商和型号。
我试着分出了以下这几个类别,对我的这些钢笔也统一拍了照片,来看看吧。
1:滑雪道型:Aurora奥罗拉
奥罗拉的笔握很长(尤其是相对于整支钢笔的长度来说),呈现出明显的锥形趋势,靠近笔尖端还有一段显著的喇叭状外张,形成一个内弧面。有特别大的空间可以放置你的手指,这样可以让你的皮肤不必碰到笔盖螺纹,就能找到最佳握持之处。
如果奥罗拉不是你的菜,类似的型号还有很多:Desiderata Soubriquet、Karas Starliner、Namisu Ixion、Yard o Led Grand Viceroy等等(译者注:Yard-O-Led是一个专门生产银制钢笔和铅笔的英国品牌,blingbling的十分富丽堂皇,打算下星期就选它来翻译了)。
(译者注:这支定制的木质钢笔之前出现过,这样看还认得的小盆友是真爱了。当时评论区很多人非常有兴趣,但真的没找到文章或者更多的照片,完全找不到。)
2:三角柱型:Lamy狩猎者和恒星
Lamy的长笔握通常都是三角柱型的,例如狩猎者、恒星和Nexx。三文堂也一直沿用自家Eco的做法。这种形状可以促成保持一致的握法,但对于其他人,尤其是左撇子,常常会觉得不舒服。
3:无缝子弹型:Lamy 2000
像Lamy 2000这种钢笔,从笔杆到笔尖呈一体化的鱼雷形状。从笔杆到笔握逐渐变细的过程中没有中断的阶级,通常也没有螺纹。理论上这意味着不管你选择在哪里握笔,都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宽广的笔握部分,不会有任何锋利的部分打扰你。
采用这种笔握形状的钢笔巨多。想想犀飞利Legacy,威迪文Carene,百乐My,Esterbrook Phaeton,Conid Minimalistica,Lamy Aion,或者百乐Capless(如果你可以原谅它的笔夹的话)。
4:螺纹结束型:Ancora
有些钢笔厂商推出了一些钢笔,把笔盖的旋转开合螺纹设计在笔握下端,就在你的手指和笔尖之间。这有助于让你的手指离纸面更远一点,并且意味着你不用担心手指握在锋利的螺纹上。
想想Franklin- Christoph的很多型号,Oldwin的Art Deco和Classic,万宝龙传承系列的1912和Rouge et Noir,还有很多其他的。但这里我想到的是不怎么常见的Ancora Cielo,这支钢笔的笔握不仅把螺纹放在了下端,而且在螺纹的前面,还设置了一个陡峭的锥形,这样可以把你的手指刚好锁定在螺纹之上。
5:短小型:百利金
相对于整支钢笔的长度以及笔握的直径,无可否认,百利金的笔握是很短了。它们大概只有奥罗拉笔握的一半长度。如果你就是喜欢紧紧握在螺纹上的手感,或者你喜欢刚好握在笔尖上面的地方,百利金是为你设计的。
我还发现Kaweco的很多型号——主要是Sport——也有类似的短小笔握。
6:中途下坡型:Leonardo
像Momento Zero这种钢笔,笔握中间会有一个突然的下坡,靠近笔尖的一截形成一个细一些的平稳柱体。我没多少这种笔握形状的钢笔,这看上去应该握着不舒服吧——但我的经验是,还挺舒服的。
(译者注:发现这个Leonardo跟上一篇文章的ASC帕瓦罗蒂限量版钢笔应该是同一家公司出的,笔夹是一样的有个小轮非常特别,他们家的好多笔好像都颜值颇高,严重种草T_T)
7:细长型:伯爵经典
(译者注:既然作者没有图,我就斗胆晒一下自己的日常体…pei!我是说来看看这苗条的笔握!)
有些钢笔可能是从铅笔上获到了灵感。例如,辉柏嘉的伯爵经典系列。它的笔握很长很细。采用这种苗条笔握形状的钢笔有很多——例如Kaweco的Lilliput迷你钢笔——但很少会钢笔这么长,而笔握这么细的,又不是一支小型钢笔。
8:直身型:万宝龙1912
不同于上文说过的“子弹型”钢笔,有一堆钢笔是从笔杆到笔尖完全直身的(或者说接近直身)。万宝龙1912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:你可以在整个笔身或高或低的任意一处握笔,感觉都是一样的。辉柏嘉伯爵灵感系列也是类似的(不过在它的“预计”握持位置有一个轻微的凹面)。无印良品的铝制钢笔虽然有压花纹,但它从头到尾就是直的。还有Lamy焦点3,或许是采用这种设计方法的巅峰了。
9:深曲线型:Conid Regular
有一些钢笔的笔握曲线超出寻常,或者说不仅只有在下端呈张开的喇叭状。它们设计成一个非常清晰的无法忽略的内弧面,不管你怎么对它,你的手指都会刚好落在其上。在我的收藏中,Conid Regular就是一个例子。辉柏嘉Ondoro系列也浮现在我的脑海,还有Pineider La Grande Bellezza,甚至是Karas Ink。
10:长锥体型:Lamy帝国
(译者注:我去网上找了个Lamy帝国系列的图)
最后一种,这些钢笔在笔杆和笔握的连接处有一个阶级,然后就是朝着笔尖方向明显逐渐变细的长长的笔握——重点是,没有喇叭状张开。这些笔握经常需要比较用力握着。带棱纹的Lamy帝国系列就是一个例子,还有带脊状线Tactile Turn Gist是另外一款。还有这两款纹理朴素一点的:Diplomat Aero和ystudio便携钢笔。很不幸,这些钢笔我一支都没有!
那么,亲爱的读者们,你们喜欢哪一种笔握?
本文为钢笔爱好者团队翻译作品,未经允许,请勿转载。
原文地址:https://ukfountainpens.com/2019/03/23/10-alternative-section-shapes-to-find-the-most-comfortable-pen-for-you/
偷懒两周后重新回归。记得上一篇文章的评论区里很多人吐槽,看得到买不到,怪我咯?国内没卖,某宝搜不到,也怪我咯?真心想买的都去微店撩老板帮你们海淘好吗!略略略!
翻译完这篇文章有几点感受。首先当然赞叹于作者如此无聊,竟然真的分出了10类。然后想想,居然还真有这么多种笔握形状。还有文章里面真的太多完全没听过的颜值炸天的钢笔了,目前我们接触到的真的是太少了。最后就是感觉自己好棒棒哈哈哈哈哈哈。
整理了一下手边的钢笔,也来分类一下:胖的,细的,短的,很短的,超胖的,圆的,尖的,三角形的。嗯,差不多了。你呢?
原创文章,作者:安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微信公众号 钢笔爱好者 。 原文链接 : 钢笔爱好者:https://www.nonopen.com/5635.html
评论列表(2条)
什么时候做一期凌美帝国的评测?
@9503:主要是手里没有这个笔啊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