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想这篇文章早点赶出来还能蹭点神舟十二的热度…结果没想到国家的行动力比我的强太多了,文章还没赶出来,人回来了……
看我辛辛苦苦截的新闻……
算了算了,收拾收拾心情,来看看今天的评测对象——KACO ROCKET菁点中性笔:
外观
这支笔的官方宣传文档写的老感人了,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学习一下写作文的技巧:
好了,先来看看外观:
基本款只有黑白二色,色彩比较纯净。PC塑料外壳,厚度可观。要是想你的生活更加colorful一些的话可以去买各路(割韭菜的)升级版(买了不要骂哇,我说了割韭菜的),笔头和按钮是透明的,但是据个人亲测,用久了透明都会有所下降。表面是磨砂质感的,防滑度还可以,但是用久了之后就会手动抛光,此时你的笔就会变成黄鳝,抓都抓不住……好啦好啦夸张了一点。
握把的地方有360°的防滑凹点,官方文档吹的那可叫一个天花乱坠,什么给你稳稳的幸福、360°无死角……整挺好。但是——恕我直言,有跟没有一样。毕竟直径近1cm的笔杆上只有16个凹点宁好意思吗?!
菁点的笔夹还是比较长的,上一张和PURE书源的对比图:
但是说回来,为什么KACO要给这款笔赋予一个航天的主题呢?甚至连名字都取ROCKET(英文指“火箭”)呢?
第一个是笔头。阶梯式的笔头是不是看起来就好有科幻感!
看起来确实是这样,官方还给出的另一个解释是能够贴着尺子画出线条。emm……怎么说呢,贴是能贴,但是换笔芯的时候简直就是灭绝人性,手指被那个阶梯割着……你懂我的感受吧。
其次,就是这根笔的核心卖点:低重心设计。
先来看看官方的一幅宣传海报:
(普通版的宣传海报没找到,这个是Line-Friends联名款的宣传海报)
3.6g金属配重,30%的重量提升,来请各位数学次次满分的同学们算算去掉配重笔多沉……那当然是3.6/0.3 = 12g了。其实这个金属配重作用还是有的,相比于PURE书源系列相比,写字的时候明显中心偏低,更加沉稳。但是对于一些喜欢轻便灵巧的笔的人可能就不太行了……
外观这样就基本介绍完了,下面来看看内在品质——书写体验:
书写体验
KACO的亚规替芯是全品牌通用的,之前在PURE书源的测评里我也介绍了一点,所以下面我可能讲解的粗一些快一些,为了帮助大家理解,我把PURE书源的评测链接贴在这里:
化繁为简,书写本源—KACO PURE书源彩色中性笔测评 | 钢笔爱好者 (nonopen.com)
KACO PURE MORANDI莫兰迪II简单补图 | 钢笔爱好者 (nonopen.com)
简单写两个字看看:
(字丑勿喷,求你了)
低重心设计让写字的时候更稳重了一些,但是较重的笔身让写字的时候少了一些灵巧感。总之就是——中规中矩吧。学生党可能会用,但是书法党不会。
防水型和速干性测试,前面讲过,就不多说了。
这次的结果可能和上次有那么一些出入,理论上来说是正常的,因为纸张换了。
官方书写长度依旧是400m。
完结撒花
总结
KACO的东西我写过不少评测了,总体上来说不错,属于那种功过相抵的那种。这次的ROCKET也是这样的。总体来说,书写性能一贯风格,低重心设计书写方便,但是失了些灵巧(当然更多的原因可能是我书法功底不够,欧阳修同学说过”善书者不择纸笔“)。
这根笔适合同学们刷卷子。
价格方面。单只7.9¥,三支或五支装有优惠。价格偏贵,但是壳子用久了的话这个钱也可以。另外还有就是”科技以换壳为本“,每年的什么限定都是在白色基本款上画点图案,像2021新年限定就是画的千纸鹤、四叶草和驯鹿。艺术细胞活跃的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,觉得只自己用有点屈才的可以发到info@kaco.cc(KACO官邮),被选中了有奖励。
(哎复出之后的第一篇文章终于写完了……但是预计之后我又要拖更很久了……不要想我……)
本文来自 晨莹 投稿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微信公众号 钢笔爱好者 。 原文链接 : 钢笔爱好者:https://www.nonopen.com/15487.html